2024-07-30 20:38:18 | 立志愿
1、在山西2022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理科分数线是4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5830;
2、在山西2022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文科分数线是45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3130;
3、在山西2021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理科分数线是41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0059;
4、在山西2021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文科分数线是46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234;
5、在山西2020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理科分数线是45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0493;
6、在山西2020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文科分数线是46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437;
7、在山西2019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理科分数线是43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5954;
8、在山西2019的山西警察学院法学文科分数线是48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5152;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法学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27 | 85830 |
2 | 法学 | 2022 | 山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58 | 23130 |
3 | 法学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15 | 90059 |
4 | 法学 | 2021 | 山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60 | 26234 |
5 | 法学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50 | 90493 |
6 | 法学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69 | 26437 |
7 | 法学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32 | 85954 |
8 | 法学 | 2019 | 山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81 | 25152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西警察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山西警察学院是省属公安本科院校,隶属山西省公安厅管理,教学业务受山西省教育厅领导。学院前身为1949年成立的山西省公安学校。1978年依托山西省政法干部学校开始中专学历教育。1981年成立山西省人民警察学校。1991年1月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和山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合并办学。2000年3月成立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1月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并入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教育部批准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更名为山西警察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980人,全校教职工477人,专任教师284人,其中高级职称126人;具有硕博士学位221人,占专任教师的75.1%。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安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3人,山西省模范教师3人、山西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3人、山西省“三晋英才”2人、山西省“1331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1人,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现开设本科专业15个,公安技术学科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公安学学科为“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项目,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治安学等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认定、建设、培育课程1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山西省公安系统实战化精品课程22门,7项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0项,省部级奖项608项。学院以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公安工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牵引,围绕社会治理与控制、犯罪与对策、网络安全、警务指挥等领域积极开展研究,近三年共承担省部级课题115项,发表学术论文377篇、核心期刊50篇,出版学术著作15部,获得专利57项,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大批成果实现教学转化。《山西警察学院学报》是学院重要的学术传播阵地,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学院始终坚持为公安工作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积极创办特色学科专业,开展学历教育,承担在职民警、外警培训。1978年以来,学院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安政法机关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其中培养全日制毕业生共5.6万余人,函授、自考生2.6万余人,培训在职民警6.7万余人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公安英雄模范,相当一部分走上了领导岗位,更多的成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的业务骨干,学院被誉为“三晋警官的摇篮”。学院秉承“忠诚、正义、厚德、博学”的校训精神,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严格教学管理,营造尊师重教、奋发有为的教风学风。加强学术研究,浓厚潜心攻关、勇攀高峰的科研氛围。开展文体活动,搭建丰富多彩、健康身心的成长平台。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9 11:05:47
2024-06-29 16:21:56
2024-09-14 0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