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11:08:55 | 立志愿
丽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
院校名 | 专业名 |
---|---|
丽江师范学院 | 园艺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供用电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艺术设计 |
丽江师范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丽江师范学院 | 工艺美术品设计 |
丽江师范学院 | 歌舞表演 |
丽江师范学院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丽江师范学院 | 现代教育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应用英语 |
丽江师范学院 | 旅游英语 |
丽江师范学院 | 体育保健与康复 |
丽江师范学院 | 健身指导与管理 |
丽江师范学院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丽江师范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 |
丽江师范学院 | 电子商务 |
丽江师范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丽江师范学院 | 旅游管理 |
丽江师范学院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丽江师范学院 | 广告艺术设计 |
丽江师范学院 | 音乐表演 |
丽江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小学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小学语文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小学数学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小学英语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小学科学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音乐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美术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体育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休闲体育 |
丽江师范学院 | 运动训练 |
丽江师范学院 | 现代文秘 |
丽江师范学院院校简介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
学校始于1906年丽江府中学堂师范简易科,1913年改设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42年创办国立丽江师范学校,1956年创建丽江师范学校,1968年更名丽江地区师范学校,1995年再更名为丽江民族师范学校;1978年开设丽江师专班,1984年在丽江师专班基础上建立丽江教育学院;2001年丽江教育学院与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丽江教育学院,2006年丽江教育学院改制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经117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深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显著、服务滇西北发展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
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其中教学实体型学院10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106人。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39个(其中,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4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13个(其中,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2个、附属幼儿园2所、附属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1所、附属高中2所)。
坚持“人才强校”,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现有专任教师509人,其中本校专任教师407人、兼任教师折合数101人、外籍教师1人。本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28人,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6.02%;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3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2.26%;“双师型”教师180人,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4.23%。现有云岭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名、云南省师德标兵2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辅导员6人次、云南省最受学生敬佩辅导员3人、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人、云南省高校十佳易班辅导员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
坚持“教学立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开设有48个专科专业,合作开办本科专业1个;强化“OBE”教育理念,培养“双证双能型”人才。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学校通过“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估”。2018年以来建设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8项,荣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2021年,承办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第九次理事会暨联盟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高峰论坛。2018年以来,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20项。2018—2022年应届毕业生中,升学就业率比例逐年增加,2022年升本率达到76.42%。2018—2022年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60%以上。2016、2017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良好高校”和“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先进集体”。
坚持“科研兴校”,提升科学研究能力。2018年以来,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0项;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3篇,出版学术著作42部,获授权专利68项,被党委政府、行业产业采纳咨询报告184份。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4项。2021、2022连续两年承办由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联合支持的丽师学术交流周。2022年,联合南京晓庄学院主办“基于儿童,面向未来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
坚持“制度治校”,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建立校长顾问制度。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实施办法》《教代会实施办法》《理事会实施办法》等基本制度,推进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保障学校内部治理机构运行更加规范、高效。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释”,从制度源头推进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学校实施“强院兴校”行动,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打造“一院一品牌”。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依法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监督。立志愿
坚持“文化塑校”,培育丽师精神气质。秉承“德高业实、丽泽三江”校训,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演民族歌剧《桂梅赞》,传唱学校教师禾雨创编的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打造“重走长征路”实践研修品牌;构建了“桂梅精神人人践行、红色歌曲个个传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民族团结处处花开、文明习惯时时养成”的校园文化特色,获“第二届云南省文明校园”。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探索形成“八个一”教育体系。建有“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丽江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坚持“开放办校”,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扎根丽江办大学,完善“校地共建、城校共生”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工作,全力实施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项目,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英才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产教产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与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
坚持“硬件壮校”,夯实办学基础条件。现有土地面积965.69亩,有校舍总建筑面积35.22万平方米(含在建面积13.59万平方米和非产权独立使用面积4.0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9.83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32.09万元,有馆藏纸质图书94.22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
坚持“服务荣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1906年以来,一直坚守师范教育传统,累计培养了4万余名长期扎根基层的中小幼教师。始终坚持以服务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累计有近万名毕业生成为滇西北三州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的中坚骨干。服务滇西北基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振兴乡村和乡村教育振兴,设立“丽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滇西北中小幼教师达6.82万人次。服务滇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了5000余名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服务滇西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在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探索和形成了教师、课程、教材、科研、学生“五位一体”的传承体系。全面服务丽江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个定位”,为助力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高业实、丽泽三江”的校训,弘扬和践行“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风、“博学弘德、励志笃行”的学风,坚持“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按照“党建引领、以本建专、强院兴校”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开设专业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经济学丽江文化旅游学院金融学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学前教育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小学教育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汉语言文学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秘书学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英语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日语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泰语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新闻学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内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内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有经济学、金融数学、经济与金融、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泰语、翻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
长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长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长江师范学院经济统计学长江师范学院金融工程长江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长江师范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长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长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长江师范学院运动训练长江师范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长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长江师范学院英语长江师范学院日语长江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长江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长江师范学院历史学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
汉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汉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有经济与金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网络与新媒体、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统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工程、财务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
丽水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丽水学院开设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生态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光源与照明、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园艺、园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
牡丹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牡丹江师范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金融数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知识产权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牡丹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牡丹江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牡丹江师范学
浙江师范大学开设专业浙江师范大学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浙江师范大学金融学浙江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师范大学法学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浙江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浙江师范大学英语浙江师范大学法语浙江师范大学日语浙江师范大学翻译浙江师范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开设专业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经济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数字经济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金融工程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互联网金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英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日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广告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江苏师范大学科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7-21 2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