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2024-10-30 08:20:11 | 立志愿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1010246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立志愿小编整理了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 管理科学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计划)(8年制本博连读)、软件工程(卓越班)、数学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供应链方向)、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拔尖项目)、物理学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化学生物科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软件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0101哲学、0201理论经济学、020204金融学、020205产业经济学、030201政治学理论、030207国际关系、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60103历史地理学、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701数学、0702物理学、0703化学、生物学、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001基础医学、100201内科学(传染病,肾病,心血管病)、100202儿科学、100204神经病学、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10外科学、100211妇产科学、100212眼科学、100213耳鼻咽喉科学、100214肿瘤学、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6中西医结合、100702药剂学、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双一流学科: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财政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保险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德语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法语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日语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翻译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广播电视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广告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大气科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心理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材料物理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通信工程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信息安全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法医学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市场营销
2021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行政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金融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社会工作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汉语言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朝鲜语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传播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生态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统计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软件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护理学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财务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旅游管理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哲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经济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法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国际政治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社会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汉语言文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英语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新闻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历史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物理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化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生物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基础医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临床医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预防医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药学
2019年
国家级
复旦大学
会计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哲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2
理论经济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3
政治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4
中国史
10246
复旦大学
A+
5
数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6
物理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7
化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8
新闻传播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9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246
复旦大学
A
10
中国语言文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11
基础医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12
临床医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13
工商管理
10246
复旦大学
A
14
公共管理
10246
复旦大学
A-
1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16
中西医结合
10246
复旦大学
A-
17
药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18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246
复旦大学
A-
19
外国语言文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20
社会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21
应用经济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22
生物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23
生态学
10246
复旦大学
A-
24
统计学
10246
复旦大学
B+
25
世界史
10246
复旦大学
B+
26
法学
10246
复旦大学
B+
27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B+
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246
复旦大学
B+
29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B+
30
生物医学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B+
31
软件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B+
32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B+
33
护理
10246
复旦大学
B
34
光学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B
35
考古学
10246
复旦大学
B-
36
力学
10246
复旦大学
C+
37
信息与通信工程
10246
复旦大学
C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8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在校普通本科生15164人,研究生34618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535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602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获得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661人,占师资队伍比重近20%。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南开大学代码是多少?

南开大学代码是1005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国际公立大学论坛成员。

学校历史

私立南开大学时期

1919年2月10日,南开学校举行开学典礼;9月7、8日,私立南开大学招生考试。9月25日,私立南开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初设文、理、商三科。

1920年秋季,开了南开大学男女学生同校的先河。

1923年6月,学校秀山堂、第一、第二男生宿舍、女生及教员住宅共9所全部竣工后,立秀山铜像以资纪念,8月,私立南开大学正式迁入八里台新校址。

1927年至1937年,私立南开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学校规模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1937年7月,私立南开大学遭日军轰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8月,私立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

国立南开大学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私立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于4月改为国立。

南开大学时期

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66年至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1984年,南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2017年9月,南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20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85人、硕士生导师783人,教授898人、副教授857人;有专职两院院士1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6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17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3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7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5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业学院26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本科专业9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生物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政治学与行政学、哲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世界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统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财政学、金融工程、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日语、文物与博物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环境工程、临床医学、会计学、行政管理、图书馆学会展经济与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化学、理论经济学、光学工程、历史学、应用经济学

独立设置的其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企业管理、环境科学、中国古代文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植物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世界史、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计学

天津市第四期重点学科(2011年):哲学、中国史、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世界史、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法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生物学、植物保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2017年):哲学、世界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法学、化学、植物保护、政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社会学、生态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考古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7个(培育基地1个、备案基地6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天津市高校智库8个,天津市社科实验室5个,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1个研究机构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专业性智库(经济领域高校A类智库),6个研究机构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研究机构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

2016年,学校中标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标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滚动资助。

2018年,学校各二级单位及附属医院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14项,同比增长31.3%,校内(不含附属医院)获批195项;资助项目包括:重点项目6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面上项目15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3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滚动项目1项。

2019年,周其林院士领衔完成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2018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3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承建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等9所海外孔子学院,2012年、2015年两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学校承担了国家汉语对外教育培训任务,推出了牛津/剑桥暑期项目等海外学习项目。学校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GULF)、国际公立大学论坛(IFPU)、国际公立大学联盟(IAU)、欧洲大学宪章、联合国秘书长科学咨询委员会(UNESCO-SAB)、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

2022年4月22日,西湖大学与南开大学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吉林大学代码是多少?

吉林大学代码是1018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21世纪学术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学校历史

原吉林大学

原吉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东北行政学院,于1946年10月5日由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首府哈尔滨市创建。首任院长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兼任。

1948年5月,东北行政学院与哈尔滨大学合并,改名为东北科学院。

1948年11月,东北科学院南迁至沈阳,复名为东北行政学院。

194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班。

1950年3月,东北行政学院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同年6月,学校迁至长春。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院校的一批知名学者调入,学校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58年,东北人民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

1960年,吉林大学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2000年6月1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局部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664人,其中教授197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外聘杰出教授49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7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专家28人,“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4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含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1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中央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3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75人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校下设5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40个, 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医学科学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8 门,省级精品课程97门。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覆盖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二级学科)、化学(覆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机械工程(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覆盖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刑法学、政治学理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预防兽医学、神经病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础兽医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朝鲜语、新闻学、资源勘查工程、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哲学、化学、车辆工程、放射医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政治学与行政学、考古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质学、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兽医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其中包含2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21个。

2012年,吉林大学ESI论文被收录13181篇,被引82960次。

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4项,其中一等奖15项。SCI论文2309篇(收录文献2504篇);EI论文1592篇;3篇论文进入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排行榜。专利申请1116项,授权764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发明创业奖1项。

2013年,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2项;11项成果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1项,打破了连续两届没有一等奖的局面。3部书稿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430篇论文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

学术资源 立志愿

截至2019年11月,校图书馆各类纸质书刊784万册,其中古籍40万册,古籍中6000余部为善本。地方志与谱牒、金石拓片与古文字文献的收藏在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这些珍贵文献与亚细亚文库、满铁资料一起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收藏。截至2013年底,订阅外文期刊1268种、中文报刊4914种,购买了包括web of science和EI在内的48种西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14种中文数据库,超星、书生等电子图书120万册,自建了东北亚研究、地学、汽车、满铁资料等12个数据库。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6月,学校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29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日本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早稻田大学,东北大学,筑波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光云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诺丁汉大学,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女王大学,曼尼托巴大学等。其中,排名世界前100的45所,前200的64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38个中外合作平台。

以上就是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立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复旦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