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05:38:24 | 立志愿
1、在山东2023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综合分数线是54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7205;
2、在黑龙江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理科分数线是45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591;
3、在陕西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理科分数线是46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2850;
4、在山西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理科分数线是49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7639;
5、在江西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理科分数线是53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4382;立志愿
6、在山东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综合分数线是53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0333;
7、在广东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物理类分数线是54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4118;
8、在河北2022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物理类分数线是54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6278;
9、在黑龙江2021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理科分数线是48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0790;
10、在内蒙古2021的西安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理科分数线是49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792;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物流管理 | 2023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541 | 87205 |
2 | 物流管理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453 | 29591 |
3 | 物流管理 | 2022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62 | 52850 |
4 | 物流管理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95 | 37639 |
5 | 物流管理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2 | 34382 |
6 | 物流管理 | 2022 | 山东 | 综合 | 不限 | 普通类一段 | 536 | 80333 |
7 | 物流管理(长安校区)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40 | 84118 |
8 | 物流管理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43 | 46278 |
9 | 物流管理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480 | 20790 |
10 | 物流管理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3 | 14792 |
11 | 物流管理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02 | 36278 |
12 | 物流管理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5 | 37885 |
13 | 物流管理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37 | 42318 |
14 | 物流管理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47 | 45772 |
15 | 物流管理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9 | 47385 |
16 | 物流管理 | 2020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16 | 21896 |
17 | 物流管理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34 | 34443 |
18 | 物流管理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38 | 41906 |
19 | 物流管理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574 | 50543 |
20 | 物流管理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4 | 34857 |
21 | 物流管理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6 | 43514 |
22 | 物流管理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5 | 85335 |
23 | 物流管理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0 | 47657 |
24 | 物流管理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20 | 84432 |
25 | 物流管理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23 | 40016 |
26 | 物流管理 | 2018 | 广东 | 文科 | - | 本科批 | - | - |
27 | 物流管理 | 2018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 | - |
28 | 物流管理 | 2018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3 | 54241 |
29 | 物流管理 | 2018 | 天津 | 理科 | - | 本科批 | 505 | 18134 |
30 | 物流管理 | 2018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1 | 44290 |
31 | 物流管理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1 | 87208 |
32 | 物流管理 | 2018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1 | 12637 |
33 | 物流管理 | 2018 | 重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4 | 11789 |
34 | 物流管理 | 2018 | 甘肃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7 | 4611 |
35 | 物流管理 | 2018 | 内蒙古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19 | 16271 |
36 | 物流管理 | 2018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25 | 70844 |
37 | 物流管理 | 2018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36 | 9883 |
38 | 物流管理 | 2018 | 河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53 | 19215 |
39 | 物流管理 | 2018 | 山东 | 文科 | - | 本科批 | 567 | 15843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安财经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西安财经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学校现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雁塔、翠华校区毗邻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长安校区位于秦岭北麓的神禾原上,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凸显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为支撑,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设有经济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国家、省部级专家60人次,全国级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楷模等35人次。
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一级学科,有金融、应用统计、会计、工商管理、工程、新闻与传播、税务、审计、法律、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公共管理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统计学、财政学、法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优势学科和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1个省级特色学科,统计学被陕西省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级名牌专业。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21门,获批“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3项。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7900余名,留学生46名。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建设成效显著。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近三届来获取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有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85.6%,录取分数普遍在一本线上30分。本科生就业率平均超过88%。
学校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找准科研切入点,利用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5个省部级科普基地和15个校级科研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成果丰硕,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拓展。五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先后有40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校建有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人员培训基地,为全国教育系统和国家统计行业培训了一大批统计业务工作骨干。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马来西亚斯特亚大学、德国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英国切斯特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大学等87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全面推进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